• <nav id="ceymc"></nav>
  • <input id="ceymc"></input>
  • <nav id="ceymc"><nav id="ceymc"></nav></nav>
  • 現在位置是:首 頁 >> 新聞中心 > 學術動態
    關鍵字:
    學術動態

        字體: | |

    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病例分析
    原作者: 張威 田思佳 王穎 陳輝 張進軍 文章來源: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發布日期:2020-03-04

    質控辦,科教辦,北京急救中心,北京,100031
    通信作者:陳 輝,Email:ch6605@sina.com;
    張進軍,Email:zhang92560@163.com

    【摘要】目的 探討新冠肺炎在人群中傳播的規律和特征,為院前急救甄別、篩選新冠肺炎和密切接觸者提供借鑒和參考,同時提高防護意識,降低感染率。方法 對北京急救中心于2020年1月20日-2月10日期間轉運的家庭聚集性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收集相關信息包括基本情況、接觸史、癥狀與體征和臨床轉歸等。結果 家庭聚集性病例平均潛伏期為5.6d,出現癥狀至首次就診平均時間為1.8d,5例聚集性病例4例有發熱,體溫平均38ºC,SpO2 平均為96%;5例家庭聚集性病例中4例有咳嗽、2例有乏力、1例有呼吸困難。結論 新冠肺炎人群普遍易感,密切接觸者之間容易傳播,家庭成員之間的有效隔離是防控的重點,也是防控的難點之一。
    【關鍵詞】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流行病學;聚集性病例;臨床特征;密切接觸者;家庭聚集;
    基金項目:北京市重點科技計劃項目(Z191100004419003)
    Analysis of family cluster infection with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
    Zhang Wei,Tian Sijia,Wang Ying,Chen Hui,Zhang Jinjun
    Quality Control department,Scientific research and teaching department,Beiji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Beijing,100031,China
    Correspongding authors:Chen Hui,Email:ch6605@sina.com;
    Zhang Jinjun,Email:zhang92560@163.com
    Fun program: Beij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 (Z1911000044190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egularity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nsmission of 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 in crowd,for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pre-hospital first aid to identify and screen NCP and close contact,at the same time to improve protection awareness and reduce infection rates.Method:Retrospective analysis about the cases of familial aggregation transferred by Beijing Emergency Medical Center between January 20 and February 10, 2020,collect relevant information,including basic information,contact history,symptoms and signs, clinical outcome, etc. Results:The mean incubation period of familial cluster cases was 5.6d,mean time from onset of symptoms to first visit was 1.8d;Among the 5 family cluster cases, 4 had fever,mean body temperature 38ºC,the Sp02 averaged 96%;Among the 5 family cluster cases, 4 had cough, 2 had fatigue, and 1 had dyspnea.Conclusion: People are susceptible to infection to NCP,it spreads easily between close contacts,effective isolation is the focu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mong family members,it is also one of the difficulties of prevention and control.
    Key words:Novel Coronavirus Pneumonia(NCP);Epidemicology; Clustering case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Close contacts;Family clusters;

    自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隨著疫情的迅速蔓延,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均陸續有病例報到。截至2月17日24時,據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報告,累計報告確診病例72436例,累計治愈出院病例12552例,累計死亡病例1868例,尚在醫學觀察的密切接觸者141552人。北京市累計確診病例387例,出院122例,死亡4例。截止2月17日,北京市120累計轉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234例,其中家庭聚集性病例占到50.8%,北京市新冠肺炎疫情已由輸入性病例轉為本地化病例,且以家庭聚集性確診病例為主。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北京市首例死亡病例引發的家庭聚集性病例特點,為院前急救及疾病預防控制同行提供借鑒與參考。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收集于2020年1月20日-2月10日期間由北京急救中心轉運的新冠肺炎家庭聚集性確診病例。本研究經北京急救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No.2020-01),根據國家和北京市醫學倫理有關規定,回顧性研究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緊急醫學救援免除書面知情同意。
    1.2 診斷標準
    依據國家衛生健康委2020年2月4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的診斷標準。
    1.3 研究方法
    本研究專門設計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院前急救轉診單,記錄相關急救和流行病學相關信息。對北京急救中心轉運的家庭聚集性病例進行回顧性分析,收集相關信息包括基本情況、接觸史、癥狀與體征和臨床轉歸。
    2 結果
    本文研究納入的家庭聚集性病例共有5例,分別描述為病例A、B、C、D、E。潛伏期最長為15d,最短為2d,平均為5.6d;出現癥狀至首次就診時間最長為3d,最短為1d,平均時間為1.8d;5例聚集性病例4例有發熱,體溫最高為39ºC,最低為35.9ºC,平均38ºC;5例家庭聚集性病例中4例有咳嗽、2例有乏力、1例有呼吸困難,均無頭痛;呼吸頻率最快30次/min,最慢18次/min,平均21.6次/min;收縮壓最高為166mmHg,最低為127mmHg,平均為137mmHg;脈搏最快為110次/min,最慢為78次/min,平均為92次/min;SpO2最高為99%,最低為92%,平均為96%。
    2.1 一般情況
    病例A:首發病例,男性,50歲。1月20日出現發熱39ºC,伴咽痛、干咳、少痰、乏力、頭暈,未進行正規治療。于1月21日晚至北京A醫院就診。查血常規:CRP 33.0mg/L,WBC 3.19*109/L,NE、LY正常范圍內;甲、乙型流感病毒篩查陰性;胸片提示雙肺多發片狀影。1月22日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回報痰和咽拭子標本初篩均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陽性,專家會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癥病例,轉入B醫院進一步治療。1月27日病情惡化,因呼吸功能衰竭,經搶救無效死亡。
    病例B:為病例A的妻子,女,46歲,1月22日開始出現咳嗽、咳痰就診于C醫院,肺CT提示有炎癥改變。1月25日,經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陽性,專家會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普通病例,轉入D醫院進一步治療。2月11日痊愈出院。
    病例C:為病例A的女兒,女,17歲,1月22日開始出現咳嗽、咳痰就診于C醫院。1月25日,經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陽性,專家會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普通病例,轉入D醫院進一步治療。2月5日痊愈出院。
    病例D,為病例A的父親,男,78歲,1月24日開始出現發熱伴咳嗽、咳痰就診于C醫院。1月25日,經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陽性,專家會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普通病例,轉入D醫院進一步治療。
    病例E:為病例A的母親,女,75歲,2月5日出現發熱,體溫38.9ºC,伴呼吸急促,精神萎靡就診于C醫院。查體:呼吸30次/min、脈搏110次/min,SPO2 92%;雙肺呼吸音低,未聞及干濕性啰音;血常規:WBC 8.25*109/L,LY 0.43*109/L,LY% 5.2%,NE 7.62*109/L,NE% 92.4%,CRP 53.59mg/L;胸部CT示雙肺多發、彌漫、磨玻璃及實變影。2月5日,經市、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陽性,專家會診診斷: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重癥病例,轉入E醫院進一步治療,具體情況見表1。

    表1 病例基本信息和臨床特征

    2.2發病時間
    病例A為首發病例,與病例D、E于1月中旬共同去過武漢,有明確的武漢居住史。病例A回京當天出現身體不適,未就診,與病例B、C共同居住,并與病例D、E有密切接觸,從發病時間上看,病例E與病例A發病時間相差15d、與病例D發病時間相差10d,病例B與病例C幾乎同時發病,首發病例病情進展迅速,入院7d,因呼吸衰竭死亡。見圖1。


    圖1:家庭聚集性病例感染示意圖

    3 討論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北京市出現多個家庭聚集性病例,發生此種聚集性病例的主要原因是,家庭成員從武漢回京后,沒有進行自我隔離,發病后臨床癥狀不明顯,家庭成員生活接觸密切,均為密切接觸傳播,家人缺乏防范意識,或防范意識不強,引發家庭內部傳播,造成家庭聚集性疫情。本研究病例E潛伏期時間最長為15d,病例B、C最短為2d,平均為5.6d,潛伏期最短的兩例癥狀最輕、住院時間最短。出現癥狀至首次就診時間最長為3d,最短為1d,平均為 1.8d,有疫區接觸史,提高家庭內部的警惕,能夠及時就診。家庭成員中5例病例均有發熱,體溫最高為39ºC,最低為35.9ºC,平均38ºC;5例病例SpO2最高為99%, 最低為92%,平均為96%,病例A和E的SpO2低于93%為重型病例,病程長、預后差。從癥狀方面分析,5例中4例有咳嗽、2例有乏力、1例有呼吸困難,均無頭痛,咳嗽癥狀多見,乏力者癥狀重、SpO2低。從住院時間方面來看,有武漢疫區居住史的3例病例癥狀重,住院時間長,其中病例A已死亡,截止2月17日,病例D、E仍在住院中,未到過武漢地區,病例B、C為病例A的二代病例均已出院,住院時間分別為15d和9d。
    新冠肺炎潛伏期病例具有一定的傳染性,而且隱形感染或無癥狀感染者無法早期識別感染,是造成疫情傳播重要原因之一。為了從源頭上切斷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救治,家庭成員從疫區返家后,應自覺進行隔離醫學觀察。對于出現確診病例或暴發疫情的家庭,采取“內防擴散、外防輸出”的策略,對其密切接觸者,也應在指定場所采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采取綜合控制措施,有效控制疾病傳播。我們在照顧病人同時一定要做好自身防護,注意居室通風和個人防護,避免參加聚會、聚餐等聚集性活動。規范密切接觸者管理,指導公眾和特定人群做好個人防護,嚴格特定場所的消毒,有效遏制社區擴散和蔓延,減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對公眾健康造成的危害。

    參考文獻
    [1]國家衛生健康委.關于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暫命名事宜的通知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2/18c1bb43965a4492907957875de02ae7.shtml
    [2]央視網截止至2月17日24時全國疫情日http://news.cctv.com/
    2020/02/18/ARTI0wPUVtPCf3YWnpqLIuJt200218.shtml
    [3]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http://www.nhc.gov.cn/yzygj/s7653p/202002/ 3b09b894ac9b4204a79db5b8912d4440.shtml
    [4]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四版)http://www.nhc.gov.cn/jkj/s3577/202002/573340613ab243b3a7f61df260551dd4.shtml
    [5]王雨竹,陳輝,張進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的更新與變化[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20,29(3):401-405.
    [6]中華醫學會急診分會院前急救學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例院前急救轉運方案[J],中華急診醫學雜志,2020,29(2),161-163.
    [7]賀雄,沈壯,寧芳,丁麗新,滕仁明,林長纓,黃若剛,李曉梅,劉澤軍.北京市首例輸入性傳染性非典型肺炎家族內傳播的流行病學分析[J].中華流行病學雜志,2003(07):25-28.
    [8]Chan JF,Yuan S,Kok KH, et al. 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 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 Lancet2020; Jan 24 (Epub ahead of print).
    [9]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與預防指南http://www.nhc.gov.cn/jkj/s3578/202001/9e73060017d744aeafff8834fc0389f4.shtml
    [10]莊英杰,陳竹,李進,楊興龍,李靖,袁月,管群,賈紅軍,馬婧怡,吳丹,馬洪濱,湯紫榮.26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確診病例臨床和流行病學特征[J/OL].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1-4[2020-03-0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3456.r.20200219.1312.006.html.
    [11]GUAN WJ,NI ZY,HU Y,et al.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of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fection in China[J]
    medRxiv,2020.02.06.20020974;
    [12]CHANJ,YUAN S,KOK KH,et al.A familial cluster of pneumonia associated with the 2019 novel coronavirus indicating person-to-person transmission:a study of a family cluster[J].Lancet,2020,
    [13]]Wang C,Horby P,Hayden F,et al.A novel coronavi-rus outbreak of global health concerm[J].The Lancet,

    文章來源:《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