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早博莫濫用藥
原作者: 胡大一 文章來源: 中華心血管醫學網 發布日期:2004-12-07
胡大一 首都醫科大學北京同仁醫院心臟中心主任、教授
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心血管疾病研究所所長
過早搏動,無論是房性還是室性,都可發生于無明顯器質性心臟病的健康人,尤其在老年人中十分常見。無器質性心臟病基礎的早博預后良好,可稱為"良性早博"。當然,患有器質性心臟病,如冠心病(如心肌梗死后)、心肌炎、心肌病和各種原因導致的心力衰竭的病人更易出現早博,以室性早博最為多見。
良性早博大多無明顯的臨床癥狀,無需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醫生的過度治療反而會產生醫源性癥狀,導致病人焦慮和憂郁。實際上,這些病人最需要的是醫生的關懷和耐心解釋。用藥越積極,病人的精神壓力更重,癥狀越明顯。少數病人確有與早博相關的癥狀,如心悸、電梯快速升降感等,可選用毒副作用不大的藥物,如美托洛爾(倍他樂克)、普羅帕酮(心律平)、莫雷西嗪、美西律(慢心律),不可使用對臟器毒性作用大的胺碘酮。
對于患過心肌梗死和有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使用除美托洛爾(倍他樂克)以外的其他上述藥物,雖可減少早博,但會顯著增加猝死風險和總死亡率。因此,對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早博病人的治療不宜片面針對早博,而應針對基礎的心臟病。對于有過心機梗死的病人,主要應做好二級預防-ABCDE,即A=Aspirin(阿司匹林),B=Betablocker(β阻斷劑),C=Cholesterollowing(降膽固醇),D=Diabetiscontrol(控制糖尿病)和E=Exercise(合理運動)。對于患慢性心力衰竭的病人,應合理使用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利尿劑,洋地黃類藥物和β阻斷劑[美托洛爾(倍他樂克)],并注意查找病人是否飲食欲不振或過多利尿所致的低血鎂和低血鉀。低鉀和低鎂可以引起室性早博,甚至更嚴重的室性心律失常。洋地黃過量或中毒的最常見臨床表現也是室性早博。
美國使用抗心律失常藥物導致的意外死亡大大超過其民航空難與戰爭中死亡人數的總和。錯誤使用靜脈注射普羅帕酮治療心力衰竭病人的室性早博,結果導致心力衰竭惡化,甚至死亡的情況時有發生。我國曾常規使用利多卡因預防急性心肌梗死時的室性早博,實際上不但未降低死亡率,反而增加了總死亡率。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治療不是用利多卡因,而是盡早用溶栓藥物或介入技術,開通"罪犯血管"(因血栓形成以至血管完全閉塞,導致心肌壞死的血管)。
總而言之,良性早博大多無需用抗心律失常藥物,應充分解除對早博的憂慮和恐懼,正常生活、正常工作,可每年去醫院復查一次;而有器質性心臟病的早博治療重在干預基礎心臟病,而不是早博本身,不可濫用抗心律失常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