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研究
抗Nav1.5抗體對豚鼠心室肌細胞鈉電流的影響
史鈺芳,程龍獻,雷鳴,張濤,劉坤,高翔,趙芳
2007, 16(5): 470-473
早期切痂對燒傷大鼠肺組織核因子-κB活化的影響
李志清,黃躍生,楊宗城,王甲漢
2007, 16(5): 474-476
基于vvhA基因TaqMan實時熒光定量PCR快速檢測創傷弧菌的研究
吳增輝,樓永良,盧中秋,盧亦愚,嚴杰
2007, 16(5): 477-481
哮喘小鼠胸腺活化調節趨化因子及其受體的表達
李昌崇,鄭吉善,蘇苗賞,張維溪,羅運春,李孟榮,董琳,陳小芳,蔡曉紅,張正霞
2007, 16(5): 482-486
促紅細胞生成素對大劑量異丙腎上腺素所致心肌損傷及細胞凋亡的作用
韓芳,王輝,孫仁華,徐耕
2007, 16(5): 487-490
密度感知系統對銅綠假單胞菌感染的免疫作用
王煒芳,方向群,劉又寧
2007, 16(5): 491-495
臨床研究
血清蛋白指紋技術在冠心病不穩定型心絞痛診斷中的應用
馮凱,趙文度,鄭燕華,卿恩明,張建中,張銘,景青萍,鄒德威
2007, 16(5): 496-499
108例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肺內和肺外源性因素分析
上海市ARDS協作組,陸月明
2007, 16(5): 500-504
對氧磷脂酶-1基因多態性與腦梗死的相關性研究
錢加強,張志堅,張萍,林經安,李秋蘭
2007, 16(5): 505-509
血管緊張素轉換酶基因2350G→A單核苷酸多態性與心肌梗死的相關性研究
潘閩,蔣文平,劉志華,楊向軍,崔之礎,張冬雷,朱健華
2007, 16(5): 510-513
連續性血液凈化對重癥膿毒癥患者內皮損傷的保護作用
王錦權,陶曉根,張翠萍,周彩平,承韶暉,趙勁松,吳雙正,葉文
2007, 16(5): 514-517
小兒危重病例評分和死亡指數在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中的應用
李耿,喻文亮,于學軍,錢素云,孫波
2007, 16(5): 518-521
早期腸黏膜屏障功能障礙對感染性休克的影響
秦龍,劉大為
2007, 16(5): 522-526
骨皮質形態在重建鋼板三維固定治療鎖骨骨折中的作用
童培建,沈進穩,瞿杭波
2007, 16(5): 527-529
創傷性休克早期的液體復蘇
朱義用,盧鋒,徐東升
2007, 16(5): 530-533
食-氣道雙控技術預防急診飽胃患者全麻誘導期誤吸
孫建良,王明堂,黃冰,陸雅萍,周詠華,屠海林
2007, 16(5): 534-535
長托寧對改善術中休克患者微循環功能的研究
張軍,徐瑞好
2007, 16(5): 535-537
68例睪丸扭轉患者的臨床診治分析
王逸民,姜海,李方印,陳昭典,朱選文,蔡松良
2007, 16(5): 538-540
股前外側皮瓣早期修復手及前臂嚴重熱壓傷創面
余建新,許鳳芝,程健,薛旦,韓春茂
2007, 16(5): 54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