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研究
心肺復蘇大鼠腦組織基質金屬蛋白酶與血腦屏障的變化及其抑制劑的作用
何志捷,黃子通,鄒子俊,陳曉彤,王彤
2009, 18(1): 17-21
參附注射液對心肺復蘇大鼠心肌β腎上腺素受體活性的影響
謝偉峰,楊興易,王東
2009, 18(1): 22-25
心肺復蘇后組織因子和組織因子途徑抑制物的動態變化和臨床意義
李章平,陳壽權,王明山,章杰,程俊彥,黃唯佳,李惠萍
2009, 18(1): 26-29
δ阿片受體激動劑DADLE對大鼠皮質神經元缺氧損傷的影響
楊柳青,王符岳,方向韶,黃子通
2009, 18(1): 34-37
液體復蘇對初進高海拔地區重度失血性休克犬血流動力學的影響
王英峰,耿智隆,劉東,李濤,汪惠文,劉斌
2009, 18(1): 38-41
血管緊張素Ⅱ及卡托普利對犬心房肌細胞外向鉀通道電流的作用
代建軍,李廣平,李健,許綱,楊萬松
2009, 18(1): 43-46
谷氨酰胺對白細胞介素-1β刺激下大鼠肝細胞一氧化氮的產生及線粒體膜電位的影響
陸軍,王新穎,湯文浩
2009, 18(1): 47-50
胰島素對燒傷血清誘導血管內皮細胞凋亡的影響及機制
張萬福,胡大海,呂根法,王耘川,朱雄翔,高峰
2009, 18(1): 56-59
臨床研究
規范化培訓對奧運醫療志愿者心肺復蘇質量的作用
盂凡山,孫菁,計達,陳威,黎檀實,沈洪
2009, 18(1): 30-33
低溫對腸缺血-再灌注所致急性肺損傷早期炎癥反應的影響
彭廣軍,梁璐,徐軍,曹國輝,王新平,葉紅衛,賈雪梅,于學忠
2009, 18(1): 51-55
磁共振延遲成像時間對急性心肌梗死測定的影響
馬劍英,錢菊英,葛均波,楊姍,葛雷,劉學波,金航,林瑾儀,胡昕嬰,張峰,王克強,曾蒙蘇,鄒云增
2009, 18(1): 60-64
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對內皮祖細胞凋亡的影響及卡維地洛對凋亡的干預作用
李賓公,王夢洪,鄭澤琪,彭景添
2009, 18(1): 65-68
膿毒癥患者外周血祖細胞和內皮祖細胞數量的變化
童朝陽,宋振舉,姚晨玲,邵勉,黃培志
2009, 18(1): 69-73
5471例兒科留觀病例分析暨兒科急診觀察室功能評價
單小鷗,李昌崇
2009, 18(1): 74-78
急性胰腺炎累及腹膜下間隙的螺旋CT表現及其解剖學基礎
高強,劉再毅,鄭君惠,梁長虹
2009, 18(1): 85-87
學齡前兒童大面積皮膚撕脫傷伴開放性骨折的治療
趙國強,朱健,楊利平
2009, 18(1): 88-89
經驗交流
早期目標性治療對膿毒癥患者血漿C反應蛋白及前降鈣素水平的影響
顏默磊,嚴靜,蔡國龍,吳亮,張召才,龔仕金,虞意華,戴海文
2009, 18(1): 79-81
靜脈持續用美托洛爾控制快速心室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黃文鳳,朱繼紅
2009, 18(1): 82-84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主動脈內球囊反搏術后腦鈉肽水平與預后的關系
謝江,譚琛,王顯
2009, 18(1): 90-91
心肌致密不全患者的心臟起搏治療
應志強,陳妙研,徐耕,馬驥
2009, 18(1): 92-94
美托洛爾治療心衰后Tei指數變化的臨床意義
盧輝和,吳紅萍,盛臻強,王毅,管耘園
2009, 18(1): 94-95
鹽酸戊乙奎醚聯合復方雙氯芬酸鈉治療腎絞痛的療效觀察
鄧哲,趙中江,謝玉剛,孫冀武,周澤強,邱旻,姚彬,王衛東,鄧勇
2009, 18(1): 96-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