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 第23卷 第6期
發布時間:2014-06-03
|
主題:兒科危重癥;心肺復蘇
|
|
|
|
述評
重視臨床注冊與論文規范化 全面提高兒科臨床研究水平
心肺復蘇
大鼠心肺復蘇期間的嘆氣樣呼吸對心臟停搏時間及復蘇后心功能不全的預測價值
李子龍,徐杰豐,葉森,汪正權,陳國鋒
2014, 23(6): 642-646
亞低溫對豬心肺復蘇模型腦保護中電解質的影響
趙紅,李春盛,丁寧
2014, 23(6): 625-629
亞低溫對心肺復蘇后大鼠海馬神經細胞ROS以及caspase-3mRNA和LC3的影響
陸件,錢會銀,劉勵軍,周保純,肖鹽,毛錦寧,安國印,芮明忠,王濤,朱昌來
2014, 23(6): 635-641
彌散加權成像技術對豬心肺復蘇后亞低溫治療腦損傷效果的評價
唐子人,李春盛,彭朋,蔣濤,趙紅,龔平,花嶸
2014, 23(6): 630-634
兒科急救
重癥患兒高淀粉酶血癥相關因素分析
劉萍萍,祝益民,盧秀蘭,胥志躍
2014, 23(6): 620-624
兒童危重癥患者血液P-選擇素與E-選擇素的變化
張育才,繆惠潔,崔云,王斐,徐梁,戎群芳
2014, 23(6): 615-619
NICU10年早期新生兒死亡分析
楊燕玲,蔣裕蕊,崔兆芳,崔鳳靜,單若冰
2014, 23(6): 610-614
基礎研究
活性氧在熱打擊誘導神經元細胞凋亡中的作用研究
劉云松,鄧旭斌,蘇磊
2014, 23(6): 647-651
G蛋白偶聯受體56(GPR56)參與軸突發育和髓鞘化
鄧醫宇,朱高峰,曾紅科,曾文新,蔣文新,方明
2014, 23(6): 652-657
烏司他丁多次給藥對延遲心肺復蘇大鼠海馬谷氨酸含量的干預作用
姜銀松,李新宇,王占青,方喆琦
2014, 23(6): 657-660
快速康復外科聯合四君子湯對急性膽道梗阻大鼠肝臟缺血再灌注損傷時肝細胞凋亡的影響
華晨,傅永清,傅天嘯,周劍,蘭菲,任大為
2014, 23(6): 660-662
臨床研究
注氣法留置鼻胃腸雙腔管在腹腔高壓機械通氣患者中的應用
王瑩,王勇強,焦亞男,馬潔,楊艷
2014, 23(6): 663-666
上海地區2010~2012年老年AECOPD患者病毒感染特點和臨床分析
施勁東,何靜,胡蕓文,何燕超,黃琦慧,梅周芳,錢凌,蔣蓉,揭志軍
2014, 23(6): 667-672
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臨床研究(附21例報道)
馬元,喬莉,婁爽,張勁松
2014, 23(6): 673-677
被動抬腿實驗聯合Vigileo指導休克病人液體復蘇與管理的臨床研究
王偉,王立軍,林錦樂,田方,張文武
2014, 23(6): 678-683
A2DS2評分工具對卒中相關性肺炎風險評估
李琳,張臨洪,徐武平
2014, 23(6): 684-687
超聲準確定位生理鹽水灌注氣囊的氣管插管位置的研究
高言國,高凱,張彧,任延波,張春爽,李楠,劉啟貴
2014, 23(6): 688-690
2013年早春季節社區獲得性肺炎住院患者臨床特點變遷
沈蕓樂,格日勒,周敏杰,何平安,張允平,封啟明
2014, 23(6): 690-692
經驗交流
三維CT血管造影對急診處理前交通動脈瘤手術入路選擇的指導意義
王真,曹生龍,祝向東,方兵,劉其昌,陳高
2014, 23(6): 693-695
難治性大咯血的急診外科治療
喻光懋,王海勇,張楚,馬志峰
2014, 23(6): 696-698
基于JCI標準的急診護理流程管理
蘭美娟,陳水紅
2014, 23(6): 698-701
胸腹聯合傷合并延遲性創傷性膈肌破裂的診斷和治療
陳慶永,陳立波
2014, 23(6): 701-703
急性單純性粘連性小腸梗阻的手術時機及其預測因子探討
胡靚,鄭毅雄
2014, 23(6): 704-706
綜述
創傷性毛細血管滲漏綜合征
楊飛,王萬鵬,孫同文,彭飛
2014, 23(6): 707-709
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在膿毒癥休克中的應用
程果,姚晨玲,宋振舉,欒驍
2014, 23(6): 710-712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肺部超聲診斷價值
黃鶴,馮聰,周璇,黎檀實,呂發勤
2014, 23(6): 716-717
超聲心輸出量監測技術(USCOM)的應用及發展前景
須晉,趙娜,王仲
2014, 23(6): 712-715
病例報告
以意識喪失為首診的心臟內異物致心內膜炎病例1例
嚴欣欣,葉紹東,豐雷,倪新海,王國干
2014, 23(6): 651-651
頭孢菌素過敏致Tako-tsubo心肌病病例報道1例
呼邦傳,李茜,孫仁華
2014, 23(6): 672-672
以非特異性腹痛及消化道癥狀起病的腹膜性脂膜炎一例
瞿旻,朱曉斐,王美堂
2014, 23(6): 72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