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 第24卷 第2期
發布時間:2015-02-02
|
主題:膿毒癥
|
|
|
|
述評
促血管生成素 (Ang)一種新的膿毒癥血清標志物
孫力超,張國強
2015, 24(2): 128-132
加強對膿毒性腦病的研究
張慶紅,姚詠明
2015, 24(2): 117-120
SDD/SOD:ICU感控未解決的問題
蘇磊,童華生
2015, 24(2): 121-127
膿毒癥
脂鈣蛋白2檢測識別膿毒癥小鼠急性肺損傷
曾皋,賈叢偉,張斌,李銳,郭樹彬
2015, 24(2): 155-158
降鈣素原聯合白細胞介素-6對急診膿毒癥患者的預后評估
趙永禎,李春盛,賈育梅
2015, 24(2): 160-162
不同生物學標志物在感染相關性急性腎損傷的診斷價值
賈洪艷,李家瑞
2015, 24(2): 151-154
休克指數對急診嚴重膿毒癥和膿毒性休克預后評估的意義
張志忠,王國興,楊立沛
2015, 24(2): 147-150
Toll樣受體4在膿毒癥大鼠胰島中的表達及其意義
葛勤敏,王曉,邊帆,潘曙明
2015, 24(2): 142-146
基礎研究
NO、iNOS在沙漠干熱環境創傷失血性休克大鼠肺組織中的表達其與肺損傷的相關性研究
李瑞,劉江偉
2015, 24(2): 163-168
烏司他丁對急性百草枯中毒大鼠的肺細胞自噬和凋亡的影響
李海峰,邢寶鵬,權玉蘭,孫明莉
2015, 24(2): 169-174
美托洛爾對心力衰竭大鼠連接蛋白43表達及分布模式影響的研究
梁慶,林俊敏
2015, 24(2): 175-179
單純肢體遠隔缺血后處理及聯合亞低溫治療對豬心肺復蘇后心功能的療效評價
葉森,徐杰豐,王茉莉,陳國鋒,汪正權,李子龍,周文華
2015, 24(2): 180-182
臨床研究
心肺復蘇患者缺血修飾白蛋白的變化及臨床意義
陳鋒,宋海洋,林慶明,林世榮,王曉萍,柯俊,陳敏
2015, 24(2): 183-187
查爾森合并癥指數預測急診內科患者留觀時間
吳彩軍,何新華,李春盛
2015, 24(2): 188-191
比較早期強離子隙水平與肝腎功能與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預后相關性的研究
賈凌,孫兆瑞,楊志洲,聶時南
2015, 24(2): 192-195
經皮直接冠狀動脈介入治療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術后遲發性心臟壓塞
劉莉,劉利鋒,彭佑華,劉瑛琪,趙京濤,劉彥敏,周莉,夏會會,高鐵山,王守力
2015, 24(2): 196-199
aVR導聯ST段抬高對急性心肌梗死相關血管的判定及臨床意義的研究
張磊,胡申江
2015, 24(2): 199-201
急診修復兒童足跟組織缺損兩種方法的應用
魏立友,王國強,易凡,張磊
2015, 24(2): 201-203
血液凈化聯合安宮牛黃丸治療ARDS的腦血管病患者臨床研究
韓芳,王輝,孫仁華,江玲芝,倪銀,屠越興
2015, 24(2): 203-205
經驗交流
影響急性主動脈夾層急診診斷時間的相關因素分析
杜慶霞,王宇,丁寧,李杰賓
2015, 24(2): 206-207
多普勒心臟超聲監測感染性休克病人的被動抬腿試驗的容量反應性
吳青峰,王福建,蔚紅,徐勝華,趙冬冬
2015, 24(2): 208-210
英夫利西單抗治療靜脈丙種球蛋白無反應型川崎病一例,附文獻復習
盧美萍,金海麗
2015, 24(2): 211-212
22例經外周靜脈穿刺置入中心靜脈導管應激反應臨床分析與處理
申屠英琴,金靜芬,趙銳祎,江南,李愛萍,陳春芳
2015, 24(2): 213-214
批量病人改良法檢傷分類登記的應用研究
院前急救
2014年院前急救醫學進展
張海濤,呂傳柱
2015, 24(2): 217-220
院前救護車歸位時間變化規律研究
張曉凡,陳潔蓮,徐黎鵬,杜貴進
2015, 24(2): 221-222
標準與指南
2014年歐洲危重病醫學會休克及血流動力學監測共識
王春耀,杜斌
2015, 24(2): 139-141
綜述
高遷移率族蛋白B1介導膿毒癥免疫功能障礙研究進展
任超,童亞林,姚詠明
2015, 24(2): 223-226
Notch信號通路與缺血缺氧性腦損傷
韓永麗,曾紅科
2015, 24(2): 226-228
美國急診繼續教育
美國循證急診醫學教育2015-2膿毒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