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 第24卷 第5期
發布時間:2015-05-04
|
主題:創傷
|
|
|
|
述評
創傷性腦損傷
王正國,張良
2015, 24(5): 465-466
專家論壇
創傷救治體系建設的問題與對策
白祥軍,劉濤
2015, 24(5): 467-470
創傷救治的模式轉變——創傷患者區域協同急救網絡體系的建立
劉國輝,劉旭光
2015, 24(5): 470-472
ARDS診斷新指標: 血管外肺水和肺毛細血管通透性指數
邢玲玉,宋振舉
2015, 24(5): 472-474
創傷
豬創傷失血性休克模型凝血功能的變化
張娟娟,王少華,虞文魁,石佳靚,沈娟紅,高濤,習豐產,李寧
2015, 24(5): 475-480
氫化可的松對創傷性休克后小腸血管內皮糖萼的保護作用
高順良,張勻,梁廷波
2015, 24(5): 481-487
蘆薈多糖預處理對初進高原重度失血性休克大鼠海馬NF-kB和ICAM-1表達的影響
路建,肖旺頻,周清河,耿智隆,劉東,王英峰
2015, 24(5): 488-492
嚴重多發傷并發繼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的臨床分析
魯力,胡平,文玉明,馬渝
2015, 24(5): 493-497
胸腹聯合傷失血性休克危險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
胡允勝,郭軍號,廖宇飛,趙智,金剛
2015, 24(5): 498-500
基礎研究
醒腦靜對全腦缺血-再灌注大鼠腦內Caveolin-1表達的影響
陳俊峰,李炳,劉明,李宏治,梁曉俊,申捷,鐘志越
2015, 24(5): 501-505
鹽酸戊乙奎醚對大鼠內毒素性腦損傷后血腦屏障損害的保護作用
王元明,楊鵬
2015, 24(5): 506-508
轉染HO-1對酒精誘導的成骨細胞損傷的保護作用
李杰,張豐泉,劉濤,杜振,蔡騰
2015, 24(5): 508-511
臨床研究
視覺模擬評分法評估急診科擁擠度研究
周文華,孫紅,劉繼海,杜鐵寬,于學忠,徐騰達
2015, 24(5): 512-517
氨基末端B型利鈉肽前體聯合胱抑素C在1型心腎綜合征早期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徐建國,潘婭靜,李鈺,金獻冠
2015, 24(5): 518-523
淋巴細胞亞群聯合檢測對膿毒血癥患者不良預后的評估價值
潘東峰,李富榮,梁詩頌,祁科樂,季新忠,柯進芳
2015, 24(5): 524-529
神經調節輔助通氣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炎性反應及脫機的影響
金秋,王宏飛,王勇強,王兵
2015, 24(5): 530-535
重癥患兒糞彈性蛋白酶-1的變化及其臨床意義
吳瓊,盧秀蘭,祝益民,仇君
2015, 24(5): 536-540
呼吸機相關真菌性肺炎的臨床預測因素
張玉梅,鄭亞安,李碩,葛洪霞,寧永忠,馬青變
2015, 24(5): 541-546
埋藏式心臟除顫器對心臟性猝死高危患者生存預后的薈萃分析
張勝龍,秦歷杰
2015, 24(5): 547-551
中國產婦產后出血急救適宜技術有效性的系統評價
劉亞蘭,蔣祎,汪洋,劉帥斌,余小蘭,邱菊,邱景富,尹嶺
2015, 24(5): 551-553
經驗交流
血清免疫球蛋白、補體在手足口病患兒中的改變及其臨床意義
孫裕平,馬少春,蔣玉紅,宋金蓮,阿爽,張元鳳
2015, 24(5): 554-556
床旁超聲在快速確定嚴重創傷患者鼻飼管位置中的應用
王嘯瀾,呂旭東,高玉芝,張茂
2015, 24(5): 556-559
異位支氣管動脈自發性破裂致縱膈假性動脈瘤伴右側血胸一例
張偉民,黃剛平,何正富,胡紅杰,錢希明
2015, 24(5): 559-561
A型主動脈夾層患者術后并發肺動脈栓塞成功救治一例
王華芬,余珍玲,陳林昭
2015, 24(5): 561-563
超聲診斷妊娠期卵巢扭轉在急腹癥中的應用價值
潘姣娥,項小苗,姚維妙,王軍梅
2015, 24(5): 563-565
重癥流行性乙型腦炎合并妊娠一例
翁益云,陳國錢,李佳,張旭
2015, 24(5): 566-567
急性心梗伴心源性休克急診PCI成功治療一例
常學鋒,廖旭東,王洪濤,盧延生,劉國輝
2015, 24(5): 567-568
綜述
創傷早期液體復蘇的研究進展
吳彩軍,李春盛
2015, 24(5): 569-573
人破傷風免疫球蛋白在預防破傷風使用中的問題及對策
王雪霏,郭樹彬,魏學,東潔,李炎斯,樓斌,孫強
2015, 24(5): 573-575
病例報告
快速房顫誘發心動過速性心肌病致急性全心衰竭一例
張愛雪,袁如玉,李廣平,劉長樂
2015, 24(5): 492-492
左主干血栓逸出致腦梗死一例
任品芳,王翔,張志誠,王超權,沈建耀,王黎
2015, 24(5): 511-511
氯化汞中毒致縱隔氣腫、左側氣胸、急性腎損傷一例
韓世權,陳曉園
2015, 24(5): 487-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