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 第25卷 第3期
發布時間:2016-03-02
|
主題:急性肺損傷
|
|
|
|
述評
ARDS合并休克容量管理策略的探討和研究進展
尹俊,馬海峰,宋振舉
2016, 25(3): 261-264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生物標志物與生物治療研究
陳蝶,彭再梅
2016, 25(3): 264-267
急診ARDS患者的早期識別與救治
才權,劉曉偉,劉志
2016, 25(3): 268-270
專家論壇
加強學科建設,助力急診發展
鄭佳琪,王甲莉,徐峰,陳玉國
2016, 25(3): 271-273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急性肺損傷
不規則趨化因子在百草枯致大鼠急性肺損傷過程中的表達
王娜,朱哲,趙敏
2016, 25(3): 288-293
地塞米松對大鼠光氣急性肺損傷血管生成素-l、2表達的影響
何岱昆,申捷,張琳,邵義如
2016, 25(3): 294-300
烏司他丁對肺爆震傷引起急性肺損傷兔血氣及肺病理的影響
袁耒,代尊強,史巖,徐傲,鄒志強,盧兆桐
2016, 25(3): 301-304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機械通氣時不同呼氣末正壓對每搏量變異度的影響
徐騰霄,楊建中,彭鵬
2016, 25(3): 305-309
甲強龍、低分子肝素對肺脂肪栓塞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防治作用的研究
李亞華,陳剛
2016, 25(3): 310-313
基礎研究
腹腔感染性膿毒癥可溶性髓樣細胞觸發受體(sTREM-1)與Janus激酶-信號轉導和轉錄激活因子(JAK/STAT)通路的關系
劉勝蕊,史曉峰,王兵,王勇強
2016, 25(3): 314-319
烏司他丁抑制TNF-α誘導血管內皮細胞高通透性的研究
魏伏,張丹,羅麗,古妮娜,曾燕,陳曉迎,劉景侖
2016, 25(3): 320-324
低溫對失血性休克炎癥小體活化的影響研究
張斌,李俊杰,馮筑生,張寧,胡騰龍,尹文
2016, 25(3): 325-329
超聲微泡造影劑介導HSP72 siRNA基因轉染對大鼠缺血-再灌注肝損傷的作用
晏春根,朱冬芳,黃丹文,夏國園
2016, 25(3): 330-333
臨床研究
氮末端腦鈉肽前體對機械通氣撤機的預測價值
李山峰,吳璟奕,鄒雅茹,梁惠欣,童建菁,葉靜,陸一鳴
2016, 25(3): 334-337
重癥肺炎患者copeptin與病情嚴重性、預后及應激性高血糖的關系
張細江,曹同瓦,趙峰
2016, 25(3): 338-342
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性腎損傷危險因素分析
蔡宗群,廖清高,郭旭武,翁增杰,歐曉敏,盧森榮
2016, 25(3): 343-348
血小板參數在急性心肌梗死臨床評估中的作用
韓良富,卞曉潔,潘赟,陸士奇
2016, 25(3): 349-355
血清腎上腺髓質素前體在閉合性小腸破裂患者預后評估中的作用
相亞偉,項和平,高明,李賀,王偉
2016, 25(3): 356-361
不同院前干預救治模式對重癥多發創傷患者預后的影響
周開國,李建忠,賈慧林,馬炳辰,曹秋梅
2016, 25(3): 362-366
經驗交流
急性感染性暴發性紫癜診斷和治療
羅永剛,韓冰,段曉光,王海旭,張曙光,孫同文
2016, 25(3): 367-369
ICU內鮑曼不動桿菌流行的溯源分析與院感控制
高建平,潘孔寒,陳衍,應可凈
2016, 25(3): 369-373
目標值護理在3例創傷性主動脈破裂患者中的應用
封秀琴,朱祎容,梁皎,毛越
2016, 25(3): 374-376
風心二尖瓣狹窄左房血栓脫落并發急性腹主動脈騎跨栓塞一例
史海峰,孔敏堅,董愛強
2016, 25(3): 376-378
短程服用地西泮預防小兒復發性熱性驚厥的臨床研究
陳曉颯,鄭小龍,柯海燕,王殷
2016, 25(3): 378-379
學科建設
綜合性三級醫院成人急診分級分診標準軟件的制定與評價
冒山林,曹雋,葛梓,趙暉,孫波,曹曉偉,夏志潔
2016, 25(3): 380-384
標準與指南
中國急診感染性休克臨床實踐指南
中國醫師協會急診醫師分會
2016, 25(3): 274-287
綜述
MMP-9、HIF-1和SIRT1在急性肺損傷中的研究進展
童堯,李泉
2016, 25(3): 384-388
病例報告
門靜脈積氣一例
姚敏學,馮秋鵬,鮑磊,黃小明,鐘金妹
2016, 25(3): 355-355
以劇烈腹痛為表現的糖尿病乳酸酸中毒一例
郭蘭潔,馬竹芳
2016, 25(3): 319-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