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急危重癥
心型脂肪酸結合蛋白在兒童嚴重膿毒癥及膿毒性休克中的意義
張育才,周益平,熊熙,王春霞,繆惠潔,崔云
2018, 27(6): 605-610
蒙古族、漢族早產兒呼吸窘迫綜合征與S186N基因多態性相關性研究
梅花,新春,張鈺恒,劉春枝,張亞昱,劉春麗,宋丹,馬金柱
2018, 27(6): 611-614
重癥兒童繼發高胰酶血癥的腸內營養安全性研究
劉萍萍,盧秀蘭,肖政輝,仇君,龔玲
2018, 27(6): 615-620
97例兒童高處墜落傷的特點及預后分析
趙國強,趙旭飛,劉建方,祝銘
2018, 27(6): 620-623
基礎研究
核轉錄因子-κB參與光氣吸入性肺損傷NLRP3炎性小體的表達
何岱昆,邵義如,周芳慶,張琳,申捷
2018, 27(6): 624-630
TLR3/NF-κB信號通路在百草枯致急性肺損傷的機制研究
蔣云飛,孫昊,張勁松,呂夢倩,張峰,宋揚,臧松松,王軍
2018, 27(6): 631-637
醋酸鈉林格液復蘇失血性休克大鼠對肺炎性介質及其JNK信號通路的影響
宋琦,徐志鵬,王振杰,邱兆磊,李磊,杜召輝,紀忠
2018, 27(6): 638-644
奧普力農調節自噬減輕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
許曉文,韓孟曉,劉一韡,張國興,陸士奇
2018, 27(6): 645-651
MiR-132-3p介導FOXO1對內皮祖細胞增殖的調控作用
孫克玉,解梓琛,王繼芹,劉梅,趙縝,宋振舉,封啟明
2018, 27(6): 652-656
臨床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PCI術后混合性心臟康復模式的應用及六分鐘步行實驗的評價
車曉汝,錢琳艷,龐潔,李厥寶,王慧,戴允蘭,錢展紅,仇雅菊,王靜,胡雪烈,車賢達
2018, 27(6): 657-662
益生元、益生菌聯合早期腸內營養對胰腺損傷腸道功能恢復的療效分析
朱長舉,王巧芳,宋耀東,劉艷娜
2018, 27(6): 668-671
暈厥患者發生死亡的相關危險因素分析
馬建斌,王東,王琦,劉宏利,孫津津,張紅超,畢芳芳,劉俊
2018, 27(6): 672-678
PICCO在重癥肺炎ARDS合并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療中的應用研究
高延秋,張根生,張華,李雙鳳,殷克勤,王亞靜,董睿
2018, 27(6): 663-667
兩種手術方式治療單純性Ⅲ、Ⅳ級創傷性脾破裂伴休克的療效比較
趙濤,陳秋星,王高生,俞欣,甘磊磊
2018, 27(6): 679-682
PDCA循環縮短腦出血患者急診綠色通道滯留時間的應用價值
鄭永先,付斌,劉玉仁,余丹,陳平雄,邢益桓
2018, 27(6): 683-685
科研·管理·培訓
情景模擬聯合多站式Mini-CEX評估法在急診規培教學中的應用
潘龍飛,彭卓,李萍,裴紅紅,趙曉靜,高彥霞,馮輝,孫江利,陳爾秀
2018, 27(6): 694-698
關于傳統培訓和標準視頻培訓在心肺復蘇中的質量效果比較
張暉,徐軍,朱華棟,王江山,韓雪,范園春,于學忠
2018, 27(6): 699-701
急診科護理人力資源優化方案研究
孫曄,張華,張國強,張文馨
2018, 27(6): 702-705
VTE防范護理管理團隊的構建與運行成效
陳亞紅,王華芬,金愛東,宋劍平,徐雙燕,陳金花,王曉飛,朱祎容,余群飛,李茜
2018, 27(6): 705-708
北京地區急診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導師制”現狀及分析
何新華,杭晨晨,郭樹彬,楊軍,王爍,梅雪,唐子人,李利紅
2018, 27(6): 708-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