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
兒童頭部外傷后CT檢查決策規則的適用性探究
任珍,馮貴龍,樊凱,張瑞,聞偉敬,傅圓偉,張嘉利,劉唯棕
2019, 28(8): 956-961
基于損傷控制策略的嚴重多發傷救治模型的臨床應用研究
唐倫先,劉中民,孫貴新,李增春,孫宏,包曉瑋,王春梅,季晟超,邵欽,白建文
2019, 28(8): 962-965
重型顱腦創傷患者The Reverse Shock Index Multiplied by GlasgowComa Scale Score (rSIG)與血清轉運蛋白及預后的關系
李鵬飛 張煒 楊志洲 任藝 王蒙蒙 陳鑫 徐娜 莊蘇園 韓小琴 韋梅 夏敏 聶時南
2019, 28(8): 966-970
基礎研究
丁苯酞注射液對豬心肺復蘇后腦神經元線粒體功能的影響
王爍,范希超,唐子人,杭晨晨,趙燊
2019, 28(8): 971-977
激活大麻素2型受體在抑制脂多糖誘導的RAW264.7巨噬細胞炎癥因子分泌中的作用及機制研究
袁清紅,劉安鵬,劉強勝,鄭菲,張宗澤,王焱林,詹佳
2019, 28(8): 978-982
黃芩苷對脂多糖誘導的H9C2心肌細胞炎癥的保護作用及機制研究
李萌芳,陳隆望,胡系意,鄭來贊,連潔,趙光舉,邱俏檬,洪廣亮,盧中秋
2019, 28(8): 983-987
U50488H對感染性休克大鼠的臟器保護作用
尹文,王倩梅,賈文元,趙鵬,王瑋,徐云云,黃楊
2019, 28(8): 989-994
臨床研究
高級氣道建立后不同種通氣方式對心臟驟停患者通氣頻率和預后的影響:一項回顧性研究
付陽陽 劉丹瑜 金魁 張麗利 余姍姍 王亞 尹路 徐軍 朱華棟 于學忠
2019, 28(8): 995-999
血漿降鈣素原對體外膜肺氧合患者細菌感染的診斷價值
冉曉,李永勝,李樹生
2019, 28(8): 1000-1004
經鼻高流量氧療在頸椎損傷伴高位截癱患者術后脫機應用的回顧性研究
楊逢露1、2 吳春雙1 曹夏婧1 吳定錢1 盧驍1
2019, 28(8): 1005-1009
頭罩與面罩無創通氣在急性呼吸衰竭中的隨機對照研究
單夢田,蘭超,陳榮昌,孟醒,賈新雅,龐曉倩,李中士,謝佳豐,劉奇
2019, 28(8): 1010-1016
膿毒癥患者血皰疹病毒DNA檢出序列數與病情程度、預后和免疫功能的相關性
趙英珺,鄺中淑,童朝陽,姚晨玲,宋振舉
2019, 28(8): 1017-1022
院內一體化急救模式對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急救效果的探討
校愛芳,李玉鳳,李雨鳳,趙小燕,王君,顧彬
2019, 28(8): 1023-1025
經驗交流
急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清Lp-PLA2與HCY、hsCRP及生化指標的相關性分析
韓媛,王爽,黃超,李旭,王興陽,劉怡,張飚
2019, 28(8): 1026-1028
綜合性醫院1044例急診留搶孕產婦病情特點的回顧性研究
方金燕,王弋,史金鳳,陳方慧,葉立剛,張茂
2019, 28(8): 1029-1033
急性腦卒中患者頸動脈狹窄與腦心綜合征風險的隊列研究
宋劍平,孔雪,封秀琴,姚梅琪
2019, 28(8): 1034-1036
60歲及以上患者急診手術術后高危并發癥的風險評估
孫玉佳1 劉斯1 高雨松1 汪波1 熊輝1
2019, 28(8): 1037-1041
復合栓塞在支氣管動脈栓塞治療大咯血中的臨床應用
陳萬海,胡曉恒,陳衛
2019, 28(8): 1041-1043
ECMO應用下成功轉運并救治新生兒重癥先天性膈疝一例
傅藏藏,諸紀華,唐曉敏,金陳娣,范勇,徐瑋澤
2019, 28(8): 1043-1045
嗜酸性粒細胞增多合并門靜脈及腸系膜上靜脈血栓形成的危重病一例并文獻分析
張萌,周天恩,金小巖,李祖勇,曾朝濤,張潤錦,蔣龍元
2019, 28(8): 1046-1049
改良版SBAR溝通模式在搶救室嚴重創傷患者護理交班及轉出交接中的應用
張亞麗 汪正權 俞夏娣 方雅 沈林飛 陳平 陳瓊娜 李哲 李子龍
2019, 28(8): 1050-1052
ECMO支持下β受體阻滯劑治療心源性休克2例報告
劉猛,祝益民,韓小彤,徐靜,王露平,張興文
2019, 28(8): 1053-1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