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傷
碳酸氫鈉林格液在創傷失血性休克兔液體復蘇中的效果研究
李賀,尹冉,李申濤,宋凱
2020, 29(5): 656-660
多發傷后急性胃腸功能損傷的影響因素研究
張聰,鄧海,李鎮文,陳登,唐良晟,吳涵,常特定,楊凈植,唐庭軒,姚堯,董黎明,潘春球,唐朝暉
2020, 29(5): 661-664
創傷疼痛對傷后早期創傷后應激障礙發病的影響
楊永圣,張夢,姚愛明,劉林,馮斌,劉筱,燕憲亮,花嶸,許鐵
2020, 29(5): 665-669
能量代謝值在多發傷機械通氣患者預后中的預測作用
王麗娟,朱金源,趙蘭菊,馬國榮,馬希剛
2020, 29(5): 670-674
醫共體急救體系建設
縣域醫共體急救體系建設規范專家共識
中國縣級醫院急診聯盟 中華醫學會急診醫學分會 縣域醫共體急救體系建設規范專家共識組
2020, 29(5): 642-646
創新醫共體急救醫療服務體系 推動縣域急診急救大平臺建設
邢玉華,李子龍,馬岳峰,劉偉,榮廣成
2020, 29(5): 647-649
浙東地區縣域醫共體急救醫療服務體系建設
李哲,李子龍,謝益輝,龍永洪,金平,毛有可,許吉沖,樓新波
2020, 29(5): 649-652
磐安縣縣域醫共體急救體系建設和能力提升實踐
陳健良,陳勇,黃明偉,陳柏松,於彩霞,徐筱瑩,陳雄偉,周亞瓊,申屠敏華,陳麗君,蔡雪燕,何芳明
2020, 29(5): 653-655
基礎研究
PARP-1通過NF-κB信號通路對重癥急性胰腺炎致腸黏膜屏障損傷的作用機制
彌亮鈺,吳自謙,潘新亭,萬有棟,呂韶燕,宋婧宇,王蕓蕓,林天嬌
2020, 29(5): 675-681
臨床研究
膿毒癥患者早期T淋巴細胞亞群和自然殺傷細胞水平與腸道損傷和預后的相關性研究
張小彬,劉丹,閆晶,雷萌萌,楊曉軍
2020, 29(5): 682-687
腸桿菌血行感染膿毒癥患者的預后危險因素分析
楊靜,司君利,劉冠群,咸會波,亓玉琴
2020, 29(5): 688-693
無創正壓通氣治療病毒性肺炎所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的療效分析
羅茜,王一,萬秋風,史玉嬌,賈文婷,楊婷,徐思成
2020, 29(5): 694-699
江蘇省常熟地區膿毒性休克指南依從性及預后的調查
俞隼,葉宏偉,馮玉峰,張碧波,張高峰
2020, 29(5): 700-706
血淀粉酶升高在糖尿病酮癥酸中毒病情評估中的作用
高艷霞,王亞男,袁丁,王藝博,李毅,侯林林,孫沛,張巖,段國宇,徐志高
2020, 29(5): 707-710
心肺復蘇后神經功能預后與早期平均動脈壓的關系
許麗君 崔英杰 秦歷杰
2020, 29(5): 711-715
ICU患者中心靜脈壓與肺動脈楔壓的相關性研究
張松,丁鵬,周媛,許美馨,張曉云,高培陽
2020, 29(5): 716-719
兒童并發導管相關性血栓的危險因素分析
曾曉艷,張晨美,石玉沄
2020, 29(5): 719-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