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科急危重癥
體外膜肺氧合挽救兒童難治低氧性呼吸衰竭療效的初步觀察
張育才,周益平,崔云,單怡俊
2020, 29(6): 788-792
G6PD缺陷并發細菌感染重癥患兒炎癥因子動態變化及預后意義
莫武桂,唐育鵬,韋蓉,謝友軍,黃維真,付君,盧功志,莫致榮,寧鉑濤
2020, 29(6): 793-797
兒童專科醫院醫務人員手足口病隱性感染狀況調查
王華萍,黃笑笑,趙仕勇,宋聞,陳東,林先耀,滕淑
2020, 29(6): 798-800
人工肝支持系統治療兒童急性肝功能衰竭的臨床應用
石玉沄 周紅琴 夏姍姍 楊子浩 張晨美 張楠
2020, 29(6): 801-803
兒童糖尿病酮癥酸中毒伴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一例
陳曉春,董關萍,戴陽麗,黃軻,吳蔚,陳雪峰,張黎,林胡,傅君芬,屠瓊
2020, 29(6): 803-804
臨床研究
Gpr174通過調控炎癥反應影響漢族人群膿毒癥的易感性
王建李,仇冬則,胡延妍,童朝陽,宋振舉
2020, 29(6): 815-819
380例注射肉毒毒素美容中毒患者的臨床分析
高萌,白麗麗,林國東,趙駿秀,董建光,邱澤武
2020, 29(6): 820-825
分析急性重癥創傷患者凝血功能障礙與病情嚴重程度
王莉,李波,王梟,李靜林
2020, 29(6): 826-828
紅細胞計數、纖維蛋白原聯合血小板計數對急性肺栓塞危險分層的預測價值
劉巖,騰飛,何新華,郭樹彬
2020, 29(6): 829-834
基質金屬蛋白酶調控自然殺傷細胞功能在耐甲氧西林金黃色葡萄球菌敗血癥中的作用
梁海軍,崔艷慧,王燕平,王新偉,高海麗,陳寶鑫,楊道坤
2020, 29(6): 835-840
改良的雙腔微導管在冠狀動脈分叉病變血流儲備分數測定中的應用
何文明,謝燕青,孫勇,李長嶺,蔣峻,周忠,麥一峰,王建安
2020, 29(6): 841-845
成人機械通氣患者聲門下滯留物吸引的最佳證據應用
張玉萍,封秀琴,唐佳迎,黃曉霞,毛越,郭芝廷,羅迎秀
2020, 29(6): 845-850
超聲評估膈肌功能對機械通氣患者撤機的指導價值
程滔,邢琴,楊明施,高敏,劉作良
2020, 29(6): 850-854
基于時間節點胸痛、卒中、創傷手術患者管理策略
吳健,戴佳文,顧彬,汪羽,尤建權,王君,周艷,許斌,李文琦,朱莉
2020, 29(6): 855-858
經驗交流
基于“無創輔助通氣治療模式”的自主呼吸試驗流程在AECOPD患者有創-無創序貫通氣治療的效果分析,一項混合性隊列研究
溫曉紅1 潘慧斌1 戴竹泉1 鐘春苗1 陸溦2 鄒曉月1 嵇朝暉1
2020, 29(6): 859-863
移動CT引導下經皮骶髂關節螺釘固定骨盆后環的臨床初步報告
楊正明,劉兵,金禮斌,陶惠民
2020, 29(6): 863-865
自發性腦出血術后機械性心臟瓣膜患者的抗凝策略
羅汝斌1 楊琦2 李立斌1
2020, 29(6): 866-868
應用就診地圖和就診流程圖減少急診患者滯留時間的探索研究
王奉濤,林輝,修紅,郭璐璐,許慶超
2020, 29(6): 869-872
低頻體外沖擊波聯合紅骨髓局部注射治療骨折延遲愈合的臨床療效分析
王斌,張翊,郭東哲,張遠
2020, 29(6): 873-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