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在位置是: | 首 頁 | >> |
![]() | 關鍵字: |
目的 研究兒童先天性心臟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 CHD)矯治術后乳糜胸的發生率及臨床特點,為乳糜胸的防治提供參考。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廣東省人民醫院開胸手術治療的年齡為1 個月至14 歲兒童CHD 術后并發乳糜胸的50例患兒的臨床資料。結果 本中心4年手術總量為6 532例,術后乳糜胸50例,乳糜胸發生率為0.77%,男孩31例(52.0%),年齡4.0(2.0, 6.3)個月,體質量5.6(4.3, 7.3)kg。48例(96.0%)內科保守治療,2例(4.0%)行胸導管結扎手術,全部患兒均治愈出院。住院時間28.0(20.0, 35.5)d。與乳糜胸持續低于7 d組相比,超過7 d組患兒,住院時間[29.0(24.0, 39.0)d vs 22.0(18.0, 35.0)d,Z=193.5,P=0.023] 及胸管引流天數[9.0(6.0, 13.0)d vs 4.0(3.0, 7.0)d,Z=125.0,P<0.01] 明顯延長;但兩組間的術后機械通氣時間[5.0(2.0, 7.0)d vs 4.0(1.0, 6.0)d,Z=257.0,P=0.294]、術后ICU住院時間[14.0(8.0, 19.0)d vs 16.6(11.3, 22.0)d,Z=231.0,P=0.184]、膿毒癥及肺部感染并發癥發生率,均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不同類型CHD 乳糜胸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5.43,P<0.01),其中右向左分流型為1.96%,復雜型混合缺損為1.42%,左側梗阻型為0.87%,左向右分流型為0.23%。1 歲及以下乳糜胸發生率1.18%,1~3 歲為0.32%,3 歲以上為0.21%,不同年齡組乳糜胸發生率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17.89,P<0.01)。結論 患兒年齡越小,CHD 越復雜,乳糜胸發生率越高。乳糜胸保守治療效果好,手術治療應慎重。提高嬰兒期復雜型CHD 的外科操作技術可能是預防乳糜胸發生的關鍵。
鄭貴浪,鄒偉紅,吳家興,胡燕,王靜,李旭鋒,孫躍玉,溫樹生,陳寄梅,郭予雄. 先天性心臟病患兒術后乳糜胸的臨床特點分析[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21,30(1): 10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