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在位置是: | 首 頁 | >> |
![]() | 關鍵字: |
【摘要】目的 研究導致慢性硬膜下血腫(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CSDH)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危險因素,建立臨床預測模型。 方法 搜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就診的CSDH患者127名。根據患者CSDH術后是否復發分為復發組和未復發組。收集患者的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創傷史、高血壓、糖尿病等既往史及口服抗凝藥物使用情況,術前的影像學資料。數據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有統計學意義的數據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并建立臨床預測模型。 結果 127例CSDH患者術后復發例數為11例,術后復發率為8.66%。復發組與未復發組行單因素方差分析比較,年齡(≥70歲)、腦萎縮、血腫位置、血腫密度、術前中線移位(≥10 mm)具有統計學意義,性別、有無創傷史、有無高血壓、有無糖尿病、有無抗凝藥物服用史、術前血腫量及術后顱內積氣無統計學意義。具有統計學意義的因素行多因素logistic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年齡(≥70歲)、腦萎縮、血腫位置、血腫密度具有統計學意義。 根據結果建立臨床預測模型回歸方程:Logit(P)= 3.445+(-2.745*年齡)+(-3.057*腦萎縮)+(2.369*血腫位置)+(-0.309*高密度血腫)+(-0.167*等密度血腫)+(2.731*低密度血腫)。模型預測概率的ROC曲線下面積(AUC)為 0. 898,當Cut-off點取值0.632時,預測模型的敏感性為94.8%,特異性為72.7%,準確性為92.9%。 結論 CSDH復發率為8.66%。年齡(≥70歲)、腦萎縮、血腫位置、血腫密度是CSDH患者術后復發的危險因素。建立臨床預測模型有助于在臨床上指導醫師為患者制定安全、合理的治療方案。
宋昀農,馬蔚蔚,沈建國,沈健. 慢性硬膜下血腫鉆孔引流術后復發的相關危險因素研究及臨床預測模型的建立[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21,30(1): 109-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