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在位置是: | 首 頁 | >> |
![]() | 關鍵字: |
目的 分析就診于我院急診搶救室急性非農藥類藥物中毒的患者的臨床病例資料, 為急診中毒患者的診療決策提供依據。 方法 回顧性分析2019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收住我院急診科搶救室的急性非農藥藥物中毒患者197例,包括年齡、性別、基礎疾病、服藥時間、就診時間、藥物種類、藥物毒檢濃度、伴隨癥狀、住院時長、治療方式、液體復蘇、患者轉歸及預后等病歷資料進行分析。 結果 基線資料:平均年齡38.9±20.4歲,以青年患者居多,占比134例(68.0%),伴隨癥狀以意識障礙106例、頭暈56例、乏力38例、惡心嘔吐42例常見。藥物相關資料:就診時間分布為0.5小時~96小時,平均為7.17±0.89小時,服藥種類分布以鎮靜安眠藥105例(53.2%)、抗精神病藥物73例(37.1%)、抗生素17例(8.6%)、解熱鎮痛藥20例(10.2%)常見。臨床資料分析:存活組患者入室GCS評分(12.47±3.05)高于死亡組(7.60±4.43),且兩組間存在統計學意義(P=0.000<0.01)。死亡組患者在白細胞、中性粒細胞絕對值、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尿素氮、肌酐、心肌肌鈣蛋白I、血氨、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漿纖維蛋白原、D-二聚體均高于存活組,且有統計學差異。治療與轉歸:治愈187例,死亡10例,接受洗胃治療159例,血液凈化治療23例,對134例進行毒檢患者治療前后的毒物濃度進行比較發現,治療后濃度均較前明顯下降,其中艾司唑侖、佐匹克隆、西酞普蘭、勞拉西泮、喹硫平均有明顯統計學差異。 結論 急診急性非農藥藥物中毒以鎮靜安眠藥、抗精神病藥、解熱鎮痛藥為主,臨床上開展毒化實驗室檢查對指導患者治療有指導意義,對于常見的急性藥物中毒建立規范的監測系統和診療路徑是未來的方向。
馬帥,張放,楊悅,劉鑫,趙海洋,梅雪,郭樹彬. 197例急診非農藥藥物中毒患者臨床特征及治療分析[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21,30(3): 265-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