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eymc"></nav>
  • <input id="ceymc"></input>
  • <nav id="ceymc"><nav id="ceymc"></nav></nav>
  • 現在位置是:首 頁 >> 
    關鍵字:
    期刊中心
    胃腸超聲聯合AGI評估腸內營養對危重患者腸功能恢復的價值
    Gastrointestinal ultrasound combined with AGI to evaluate the value of enteral nutrition in the recovery of intestinal function in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作者:鄭清江,陳林麗,賴嘉偉,陳淑紅,林晉展,林鳳麗,夏浩,徐錦洋,邱陸陣    發布日期:2021-03-31    

    目 的 通過急性胃腸損傷分級評分(AGI),聯合胃腸超聲評估對危重患者給予腸內營養治療后腸功能狀態進行監測,以判斷啟動腸內營養(EN)治療后對腸功能恢復的價值。方 法 入選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福建省漳州市醫院MICU的52例AGI評分Ⅰ-Ⅱ級的患者進行研究。在符合條件后,收集所有的臨床基本情況156組,包括胃腸超聲檢查,包括胃竇超聲橫截面積(CSA)、超聲測量左/右側結腸直徑(D)、結腸蠕動頻率(f)、EN開始時間、EN劑量、前白蛋白(PA)及EN并發癥等。EN治療后腸功能恢復為成功組;出現嚴重并發癥如大量胃潴留、嘔吐、吸入性肺炎、腸擴張等判斷為腸功能未能恢復,為失敗組。分析EN治療對腸功能動態演變的結局,確定EN對腸功能恢復的價值。結 果 (1)根據啟動EN后腸功能恢復與否,成功組34例,失敗組18例。通過分析發現兩組患者在年齡、腹腔內壓(IAP)、APACHEⅡ評分、PA、疾病構成等基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2)EN成功組與失敗組在啟動EN時間、CSA、D、f、PA等存在統計學差異,而IAP無統計學差異;成功組內多因素分析顯示CSA、D、f、PA隨著EN時間延長均存在統計學差異。結 論 腹腔內壓與腸功能損傷及恢復相關性差;通過超聲監測胃竇部橫截面積、結腸直徑、結腸蠕動頻率,提示腸內營養治療可以促進腸功能恢復。

    鄭清江,陳林麗,賴嘉偉,陳淑紅,林晉展,林鳳麗,夏浩,徐錦洋,邱陸陣. 胃腸超聲聯合AGI評估腸內營養對危重患者腸功能恢復的價值[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21,30(4): 496-499.
    DOI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