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現在位置是: | 首 頁 | >> |
![]() | 關鍵字: |
【摘要】目的 分析糖尿病患者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淋巴囊腫感染致膿毒性休克的臨床特征和診療經過,提高搶救成功率。方法 回顧性研究2015.1-2020.1新診斷膀胱癌、前列腺癌、腎癌、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及卵巢癌,入住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泌尿外科及婦科的糖尿病患者,均按專科規范行包含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在內的手術治療,共計462例。148例術后盆腔淋巴囊腫形成,其中89例發生感染,之中的13例發展為膿毒性休克。比較淋巴囊腫感染者中休克和非休克患者的年齡、性別、糖尿病病程、BMI、糖基化血紅蛋白、手術切除的淋巴結個數、術后引流管留置時間、淋巴囊腫最大直徑及與輔助化療的相隔時間;分析13例膿毒性休克患者始發癥狀和發病后首次血象、發病至引流穿刺的時間及最終轉歸;分析淋巴囊液病原學培養和藥敏結果。結果 分類變量檢驗顯示休克和非休克患者相比,糖基化血紅蛋白(P=0.018)、輔助化療(P=0.014)和囊腫大小(P<0.001)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膿毒性休克患者就診時大部分首發癥狀為輕中度的發熱或腹痛;初次血象白細胞總數均在2萬以下;從發病至穿刺的時間平均為33小時。13例患者中,有5例發展為MODS,其中1例死亡;有2例病情反復難以控制,經影像學檢查證實膿腔和周圍臟器連通;12例患者好轉后僅1例對殘留的淋巴囊腫預處置,其中4例再發囊腫感染1-2次,之中2例進展為膿毒性休克,1例死亡。病原菌以革蘭氏陰性菌常見,主要是大腸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銅綠假單胞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酶烯類及替加環素均為敏感藥物,頭孢他定、頭孢曲松和左氧氟沙星耐藥率均為50%以上。結論 血糖控制不佳、化療和較大的淋巴囊腫(d≥5cm)是糖尿病患者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發生淋巴囊腫感染致膿毒性休克的高危因素;大多數休克患者始發癥狀及白細胞總數均沒有顯著的示警意義,導致從感染發生到穿刺引流時間較長,延誤處置;早期診斷、及時穿刺引流和廣譜抗生素治療是救治成功的關鍵。治療效果欠佳時膿腔貫通周圍臟器感染的可能性要被考慮;糖尿病患者在發生術后淋巴囊腫感染膿毒性休克后,應積極干預處置較大的殘留淋巴囊腫,避免再次發生危及生命的嚴重感染。
張萌,曾志芬,吳文霞,張潤錦,何旺. 糖尿病患者盆腔淋巴結清掃術后淋巴囊腫感染致膿毒性休克13例臨床分析[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21,30(6): 737-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