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eymc"></nav>
  • <input id="ceymc"></input>
  • <nav id="ceymc"><nav id="ceymc"></nav></nav>
  • 現在位置是:首 頁 >> 
    關鍵字:
    期刊中心
    蘇州市2019年院前創傷患者致傷機制及傷情分析
    Injury mechanisms and severity of prehospital trauma patients of Suzhou in 2019
    作者:陳恒峰,林岐,徐峰,陳都    發布日期:2021-08-03    

    目的 通過一項大樣本數據的回顧性分析,研究院前創傷患者致傷機制構成及傷情特點。方法 回顧性分析46326例蘇州市急救中心2019年全年創傷相關急救患者院前病例數據。根據致傷機制分為交通事故等五個亞組,分別統計其人口學及傷情指標并進行對比分析,基于Poisson回歸模型以交通事故為參考計算其他亞組休克、意識障礙及死亡的發生率比(incidence rate ratio, IRR)以定量評估不良事件發生風險。 結果 交通事故導致的創傷人數最多,占到樣本量的了56.43%。各組平均年齡、性別構成以及休克、意識障礙、死亡等不良事件發生率上均有統計學差異(P<0.001)。暴力事件男性比例最高(73.53%),跌倒平均年齡最大(58.2±24.0歲),高處墜落的休克、意識障礙及死亡比例均為最高,分別為10.22%、21.00%、5.49%。高處墜落的休克、意識障礙及死亡風險最高,對應的原始IRR值分別為3.19, 95%CI(2.73-3.72); 1.88, 95%CI(1.70-2.08); 5.56, 95%CI(4.44-6.96) ,在單因素模型基數上引入性別、年齡得到校正后的IRR分別為3.08, 95%CI(2.64-3.60) ; 1.69, 95%CI(1.52-1.87); 5.02, 95%CI(3.99-6.32)。結論 交通事故是院前創傷的主要機制,暴力事件多發于男性患者,跌倒多發于高齡患者,高處墜落傷情重、預后差。

    陳恒峰,林岐,徐峰,陳都. 蘇州市2019年院前創傷患者致傷機制及傷情分析[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21,30(8): 1023-1025.
    DOI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