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eymc"></nav>
  • <input id="ceymc"></input>
  • <nav id="ceymc"><nav id="ceymc"></nav></nav>
  • 現在位置是:首 頁 >> 
    關鍵字:
    期刊中心
    主動脈夾層轉運途中深度鎮靜鎮痛及心率血壓管理的效果觀察
    Effectiveness of deep sedation for analgesia and heart rate and blood pressure management during aortic dissection transit
    作者:金立貝,潘寶權,畢強,顧迎東,張艷,申瀟竹,許伊雯,孫承波    發布日期:2021-09-01    

    【摘要】 目的 通過深度鎮靜鎮痛配合穩心率穩血壓的治療,觀察長途轉運的效果。方法 選取2011年2月~2019年6月我中心長途轉運175例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按照采用深度鎮靜鎮痛配合穩心率穩血壓治療新方法的時間,以2017年1月為分界點自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100例,長途轉運途中給予一般鎮靜鎮痛、穩心率、穩血壓治療;觀察組75例,途中給予深度鎮靜鎮痛治療配合穩心率穩血壓治療。觀察組和對照組又分別細分為高血壓組和低血壓組。記錄和比較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鎮靜鎮痛程度、健側收縮壓及心率數值。比較兩組患者長途轉運后轉運成功率,以及途中危險情況的發生率。結果⑴轉運途中兩組鎮靜、鎮痛達標率及轉運成功率比較,觀察組VAS評分(0~3分)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且觀察組SAS評分(5~6級)級例數明顯多于對照組,觀察組轉運成功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均<0.05。⑵轉運途中兩組按不同起始收縮壓分層比較心率及血壓變化,在SBP≥140亞組中觀察組的平均血壓明顯低于對照組;SBP<140亞組中觀察組的平均血壓明顯高于對照組,在SBP≥140亞組中觀察組的平均心率明顯低于對照組,SBP<140亞組中觀察組的平均心率與對照組相比無明顯差異,P均<0.05,⑶轉運途中,觀察組發生心率增快、SBP波動>20mmHg、疼痛加劇、呼吸困難、煩躁嘔吐等危險情況的例數均明顯少于對照組,且觀察組發生瘤體破裂的例數也明顯少于對照組,P均<0.05。結論 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長途轉運途中盡快盡早使用氯丙嗪、芬太尼等藥物使患者達到深度鎮靜鎮痛,同時根據病情將心率、血壓控制在一定范圍內(心率60~80次/min、血壓100~120mmhg),可以明顯減少途中危險情況發生,明顯提高長途轉運成功率。

    金立貝,潘寶權,畢強,顧迎東,張艷,申瀟竹,許伊雯,孫承波. 主動脈夾層轉運途中深度鎮靜鎮痛及心率血壓管理的效果觀察[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21,30(9): 1074-1078.
    DOI號:10.3760/cma.j.issn.1671-0282.2021.09.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