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v id="ceymc"></nav>
  • <input id="ceymc"></input>
  • <nav id="ceymc"><nav id="ceymc"></nav></nav>
  • 現在位置是:首 頁 >> 
    關鍵字:
    期刊中心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和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與膿毒癥肝損傷的臨床研究
    Clinical study on neutrophil to lymphocyte ratio and 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with liver injury in patients with sepsis
    作者:高飛,高嵩,惠姣潔,梁鋒鳴,楊挺    發布日期:2021-11-25    

    目的 探討外周血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聯合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 NETs)對預測膿毒癥患者發生肝損傷的臨床價值。方法 采用前瞻性觀察性研究方法,選擇2019年03月至2020年06月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無錫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收治的符合膿毒癥3.0診斷標準、肝損傷診斷標準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記錄患者的基礎資料,根據入院時血常規計算NLR,使用PicoGreen熒光定量檢測試劑盒檢測患者入院時外周血漿游離DNA(cf-DNA/NETs)定量水平,根據是否發生肝損傷,將患者分為膿毒癥非肝損傷組和膿毒癥肝損傷組,二元logistics回歸分析發生膿毒癥肝損傷的危險因素,繪制受試者工作特征曲線(ROC),并分析NLR、NETs、NLR聯合NETs對預測膿毒癥患者發生肝損傷的價值。結果 入選膿毒癥患者122例,其中發生膿毒癥肝損傷的患者45例,發生率為36.89%。膿毒癥肝損傷組NLR為(21.63±4.71),膿毒癥非肝損傷組NLR為(15.03±4.71),膿毒癥肝損傷組NETs水平為(505.86±250.05)μg/L,膿毒癥非肝損傷組NETs水平為(179.27±67.20)μg/L,兩組間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均P<0.05)。二元logistics回歸分析發現,入院時NLR(OR=1.470, 95% CI :1.121-1.926, P<0.05)、NETs(OR=1.018, 95% CI : 1.005-1.030, P<0.05)是膿毒癥患者發生肝損傷的獨立危險因素。NLR的最佳截斷值為16.68,NETs的最佳截斷值為317μg/L,聯合應用NLR和NETs預測膿毒癥患者發生肝損傷的靈敏度為77.78%,特異度為98.70%,曲線下面積為0.930,約登指數為0.765。 結論 外周血NLR和NETs水平是膿毒癥患者發生肝損傷的獨立危險因素,聯合應用NLR和NETs對膿毒癥患者發生肝損傷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以NLR為16.68、NETs為317μg/L作為界值,可以作為預測膿毒癥患者發生肝損傷的早期預警指標。

    高飛,高嵩,惠姣潔,梁鋒鳴,楊挺. 中性粒細胞與淋巴細胞比值和中性粒細胞胞外誘捕網與膿毒癥肝損傷的臨床研究[J]. 中華急診醫學雜志, 2021,30(12): 1484-1488.
    DOI號:


    ?